查看原文
其他

​洛克希德·马丁整体概况 | 远望专刊

远望智库预见未来 战略前沿技术 2023-01-02


 电话:010-58330898 手机:18501361766

微信:tech99999 邮箱:qianyanjun@techxcope.com


洛克希德·马丁整体概况

本文摘自《洛克希德·马丁创新体制机制及启示》

一、洛克希德·马丁发展历程及整体规模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前身为洛克希德公司,创建于1912年,是一家美国航空航天制造商。1995年,洛克希德公司与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合并,统称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总部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贝塞斯达。此后,公司持续进行并购,先后于1995年10月收购了通用飞机发动机公司控制制造和服务分部,1996年收购了洛勒尔的防务系统分部,2015年收购西科斯基(Skorsky)飞机公司,公司规模不断壮大。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现为美国和全球最大的军工企业,占据美国防部每年采购预算1/3的订货,控制了40%的世界防务市场,几乎包揽了美国所有军用卫星的生产和发射业务。在美国防务新闻网站公布的全球军工企业100强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自1994年以来一直蝉联第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公布的全球军工企业100强排行榜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始终名列前茅。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核心业务涉及航空、电子、能源与环境、信息与技术服务、航天系统和导弹等领域,是美国国防部、能源部和NASA最大的供应商。其产品几乎涉及防务领域的主要方向,特别在航空、航天、精确打击等方向具有强大的实力,为美军及盟国提供了潜射弹道导弹、战区高空区域防空系统、通信卫星系统、战斗机(F-16、F/A-22、JSF等)、军用运输机(C-130军用运输机)、侦察机(U-2,SR-71“黑鸟”)、运载火箭(“宇宙神-5”、“大力神”)、军用电子系统、飞行训练辅助设备、火控系统和空中交通管制设备等先进武器装备。在前沿技术领域,近年来重点关注自主机器人、定向能、网络电磁空间安全、信息感知、电子战等未来作战关键领域。此外,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商业民用技术领域也有所涉足,在信息技术、新能源、纳米技术、增材制造和先进探测等5大领域形成了多个完整的商业民用技术与产品能力体系。
近几年,公司的总体规模与发展都比较稳定,员工人数维持在10万人左右,收入保持在400~500多亿美元,净利润30多亿美元(见表 1)。
表 1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14、2015、2016、2017 年收入状况
         时间
项目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收入
456亿美元
405.36亿美元
472.48亿美元
510.48亿美元
事业部经营利润
55.88亿美元
49.78亿美元
51.00亿美元
51.15亿美元
净利润
55.92亿美元
47.12亿美元
55.49亿美元
59.21亿美元
综合利润率
12.3%
11.6%
11.7 %
11.6%
收入税
16.44亿美元
11.73亿美元
11.33亿美元
33.4亿美元
息税后利润
36.14亿美元
31.26亿美元
37.53亿美元
19.29亿美元
摊薄每股收入
11.21美元
11.46美元
17.49美元
6.89亿美元
每股现金分红
5.49美元
6.15美元
6.77美元
7.46亿美元
总资产/总负债
371亿美元
337亿美元
493.04亿美元
152.61亿美元
478.06亿美元/
142.82亿美元
465.21亿美元
142.82亿美元
年末订单数
805亿美元
948亿美元
962亿美元
999亿美元
 
2014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净销售额为456亿美元,净收益36亿美元,年末未交付订单805亿美元。
2015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总收入为461亿美元。其中,78%是美国政府订单(美国国防部订单占总收入的58%),21%是国际客户订单,另外1%是美国商业及其他客户订单。年末未交付订单948亿美元。
2016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实现总收入472.48亿美元,净利润55.49亿美元,利润率11.7%,息税后利润37.53亿美元,年末未交付订单962亿美元,位列《财富》世界500 强排行榜第197位。营业收入中,约有71%来源于以承包商或转包商的身份承接的美国政府项目(其中总收入的59%来自于美国国防部,总收入的12%来自于美国其他政府部门),27%来自于国际客户,包括美国政府的对外军事销售合同,还有约2%(9.5亿美元)来自商业及其它收入。公司共有员工97000余人,其中工程师、科学家和信息技术专家49000余人,独立的内部研发投入9.88亿美元。
2017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净销售额为510.48亿美元,净利润59.21亿美元,息税后利润19.29亿美元,年末未交付订单999亿美元。营业收入中,约有69%来源于以承包商或转包商的身份承接的美国政府项目(其中总收入的58%来自于美国国防部),30%来自于国际客户,包括美国政府的对外军事销售合同,1%来自商业及其它收入。

二、 洛克希德·马丁组织架构及主要产品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组织架构分为3层,董事会、管理层和分公司。分公司包括航空公司、航天系统公司、导弹与火控公司和旋翼与任务系统公司等4个一级子公司,以及若干海外分公司。

图 1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总体架构示意图


航空公司(Aeronautics)位于德克萨斯州的沃斯堡,主要从事战斗机、运输机、无人驾驶飞行器等先进军用飞机的研制、设计、制造、整合、维护、支持和升级及相关技术发展。2017年,收入201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的39%。其中,来自美国政府的收入占63%,国际客户的收入占36%。成立以来,航空一直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最主要的发展方向和业务,先后研发了P-38闪电型战斗机,P-80战斗机(美国空军第一款喷气式战斗机),F-117“夜鹰”作战飞机(世界第一款隐身作战飞机),F-22“猛禽”隐身战斗机(世界第一款五代机),F-35“闪电II”联合攻击战斗机,C-130“大力神”运输机,C-5M战略运输机等各种军用飞机,为美国空军装备和空中作战力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除上述飞机项目外,航空公司还参与了一系列包含创新设计和快速原型应用的高级开发项目,突破了一系列先进航空技术。预先研究发展项目部(Advanced Development Programs,ADP,也被称为“臭鼬工厂”,Skunk Works)是承担先进航空技术和未来航空装备发展的专职机构,主要专注于未来的系统,包括无人机系统和新一代先进打击、情报、监视、侦察、态势感知和空中机动系统的研究。
 

图 2  F-117“夜鹰”战斗机

图 3  F-22“猛禽”战斗机

图 4  F-35“闪电II”战斗机


空间系统公司(Space Systems)位于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主要从事卫星,战略导弹系统以及航天运输系统的研发、设计、工程和生产。太空系统提供空间信息收集、传输、处理等能力,并集成复杂的空间和地面全球系统,以帮助客户收集,分析和安全地分发关键情报数据,支持重要国家安全系统的各种分类系统和服务。2017年,空间系统公司收入95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的19%。当前,其主要产品有三叉戟ⅡD5潜射弹道导弹,天基红外系统(The Space Based Infrared System,SBIRS,为美国空军提供全球的导弹发射和跟踪能力),先进甚高频系统(The Advanced Extremely High Frequency,AEHF,美国空军的下一代高安全通信卫星),GPS Ⅲ导航卫星,R系列地球同步轨道环境卫星(Geostationary Operational Environmental Satellite R-Series,GOES-R,海洋和大气协会的下一代气象卫星),移动用户目标系统(Mobile User Objective System,MUOS,海军的下一代窄波卫星通信系统)等。
导弹和火力控制公司(Missiles and Fire Control,MFC)位于德克萨斯州的大普雷里(Grand Prairie),主要提供导弹防御系统,战术导弹和空对地精确打击武器系统,任务行动支持,工程支援和一体化服务,有人和无人地面车辆,和能源管理解决方案。2017年,收入72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的14%。当前,其产品主要有爱国者-3(直接动能打击防空系统,Patriot Advanced Capability-3,PAC-3)和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陆基战区反导系统,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THAAD)等导弹防御系统,多管火箭系统(高机动、高度自动化的地对地火箭和导弹系统,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MLRS),地狱火,联合空对地防区外导弹(一种从固定翼飞机上发射的空地导弹,Joint Air-to-Surface Standoff Missile,JASSM)和标枪战术导弹等火力打击装备,阿帕奇火力控制系统(为阿帕奇直升机提供武器瞄准能力),狙击手火控系统(固定翼飞机的瞄准系统)、低空导航和夜间瞄准红外(LANTIRN)火控系统(多个固定翼飞机的组合导航和瞄准系统)。
旋翼与任务系统公司(Rotary and Mission Systems,RMS)位于华盛顿特区,主要开展直升机、综合防空与导弹防御系统、濒海作战系统、水下战系统、雷达、电子战系统等武器装备的研究、生产与服务,服务对象包括美国空军、陆军、海岸警卫队、导弹防御局、海军陆战队与海军,以及情报、民用、商业和国际军事客户。2017年,收入182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的28%。当前,其主要产品有黑鹰和海鹰直升机、CH-53K重型直升机、VH-92A型运输直升机、“宙斯盾”海基导弹防御系统、濒海战斗舰、鹰眼雷达系统(E2-C / E2-D飞机提供的一种机载预警雷达)、空间栅栏系统(美国空军的地基空间雷达系统,用于对空间物体的跟踪)。此外,RMS支持政府客户的网络安全需求,并通过复杂的防务应用解决方案提供通信和指挥控制功能。
表 2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子公司及主要产品列表
子公司
研究方向
代表性产品
航空公司
战斗机、运输机、无人驾驶飞行器等先进军用飞机的研制、设计、制造、整合、维护、支持和升级及相关技术发展。
F-16“战隼”
F-117隐形作战飞机
F-22“猛禽”隐身战斗机
F-35“闪电II”联合攻击战斗机
C-130运输机
C-5M战略运输机
航天系统公司
卫星,战略导弹系统以及航天运输系统的研发、设计、工程和生产
三叉戟ⅡD5潜射弹道导弹
天基红外系统
先进甚高频系统
R系列地球同步轨道环境卫星
移动用户目标系统
导弹与火控公司
导弹防御系统,战术导弹和空对地精确打击武器系统等武器装备及相关技术发展。
爱国者-3(PAC-3)
终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
联合空对地防区外导弹(JASSM)
标枪战术导弹
阿帕奇、狙击手和低空导航和夜间瞄准红外(LANTIRN)火控系统
旋翼与任务系统公司
直升机、综合防空与导弹防御系统、濒海作战系统、水下战系统、雷达、电子战系统等武器装备的发展
黑鹰和海鹰直升机
VH-92A型运输直升机
“宙斯盾”海基导弹防御系统
濒海战斗舰
鹰眼雷达系统
空间栅栏系统
 

三、洛克希德·马丁整体创新实力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军工企业,在军工领域具有十分强大的创新能力,其军工产品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引领了众多武器装备发展的潮流,在航空、航天、精确火力打击等领域发展了一系列划时代的武器装备。同时,凭借军工领域的技术积累,在信息技术、新能源、纳米技术、增材制造和先进探测等民用技术领域也具备了较强的实力,并在智能、量子信息等新兴领域不断探索,一直拥有强大的创新实力。
表 3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领域
方向
航空航天与国防
飞机
自主和无人系统
C4ISR
网络电磁空间应用
定向能量
电子战
地面车辆
物流与维护
导弹和制导武器
海事系统
导弹防御
雷达和传感器
直升机
训练和模拟
能源
生物能
能源管理
储能
核系统
潮汐能
空间
地球观测与探测
载人太空飞行
发射平台
行星和小行星探索
卫星
新兴技术
先进的航空学
先进制造业
纳米技术
机器人
科学发现
量子科技
 
在航空领域,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直站在世界军用飞机发展的潮头,发展了一系列跨时代的作战飞机。二战期间,研制了美国第一种实战型喷气式战斗机F-80“流星”,成为美国喷气式战斗机的鼻祖,引领作战飞机进入喷气时代。20世纪50年代,研制世界上第一架达到两倍声速的F-104 “星”战斗机,最终生产2500多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20世纪60年代,在U-2高空侦察机的基础上发展了SR-71侦察机,首次在飞机上使用低雷达散射界面积(Radar-Cross Section,RCS)技术,SR-71成为美国第一架拥有隐身性能的飞机,使美国在隐身技术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研制出世界第一款隐身战机F-117。20世纪末,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架五代战斗机F-22,定义了五代战斗机的标准,引领作战飞机进入隐形、超音速巡航、超机动、超级信息优势的新时代。在直升飞机领域,自从收购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后也具备很强的实力,H-60黑鹰直升机和CH-53K分别是美军武装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的主力。2017年,公司与美军及国外客户签订了出售257架H-60黑鹰直升机的合同。
在航天领域,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研制了多种先进的空间装备,如三叉戟ⅡD5潜射弹道导弹,天基红外系统,先进甚高频系统,GPS Ⅲ导航卫星,R系列地球同步轨道环境卫星,移动用户目标系统、空间栅栏系统等,承担了绝大部分军用卫星发射任务,为美国提供了强大的空间通信、天基侦察监视、卫星导航定位能力,使美国成为全球领先的超级空间大国,为其作战能力提升提供了全方位的空间信息支撑。
在精确火力打击领域,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多个方向也具备强大的实力,是美国及其盟国相关装备的主要供应商。在防空反导方面,发展的爱国者-3(PAC-3)是美国当前地基防空反导的主要装备,已广泛应用于实战;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是美国当前正在大力发展部署的地基反导系统,将进一步提升美军的反导能力;“宙斯盾”海基导弹防御系统和当前美国海军的主要反导装备。在精确打击方面,联合空对地防区外导弹(JASSM)是美国近几场局部战争空对地定点打击的主要武器,取得了良好的实战效果;多管火箭系统、地狱火等武器大量列装美国及其盟国军队。
除了强大的军工能力,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民用领域也具有较强的实力,形成了多个完整的商业民用技术与产品能力体系,在信息技术、新能源、纳米技术、增材制造和先进探测等5大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在信息技术方面,主要涉及信息管理、云计算、医疗数据分析与健康管理、生物识别等方向,掌握了先进的数据分析能力与网络化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美国、欧洲和亚洲等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提供陆、海、空交通运输管理方案,其航空管理系统产品管控着全球60%的航空交通和80%的海洋空域。其开发的Chroma机场管理系统方案是目前航空领域唯一的全面集成机场系统运行工具集,可供工作人员进行机场日常操作与协同,是目前全球公认的最优解决方案。Ocean21海洋空域交通管理系统集成了多种航空飞行设计概念,提供海洋空域交通管理服务,主要应用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海洋航空管理系统上,并借助GPS技术实现了自主绿色飞行和降落,可减少油耗、碳排放和噪音污染。新能源方面,主要涉及智能电网、新型能源、核能系统等方向,主导了大规模能源工程的应用。研发的企业智能电网完整解决方案-SEEsuite覆盖从最初的需求定义,到架构设计、软件升级,以及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监管要求、高峰负荷,并维持电网稳定。纳米技术方面,主要涉及电子器件与传感器、能量存储、多功能材料等方向。依靠自主研发的碳纳米管(CNT) 纤维技术专利,开发了纳米随机存储器(NRAM)阵列及容量达到1GB 的NRAM 设备,可替代当前广泛应用的闪存,未来将替代标准的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尤其可用于宇航和防务中的抗辐射功能和高性能服务器。先进探测技术方面,主要涉及重力梯度仪、无人水下探测系统等方向。在新兴技术领域,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长期致力于能改变游戏规则的前沿和颠覆性技术的研究。当前,重点集中在先进航空、纳米、机器人、先进制造、量子等领域和方向开展研究。纳米技术领域,重点研究用于航空航天的轻质、高强度材料,用于检测多种化学试剂的先进化学传感器及革命性的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元材料与纳米材料、综合计算材料工程(ICME)等,特别是面向航空航天应用和新风投的先进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以及纳米技术的成熟化等。机器人领域,研发的Atlas机器人能够为灾难后救援提供重要支持,并为应急人员收集和提供实时数据,K-Max无人驾驶直升机能够代替易受攻击的车队向部署在战斗前线的部队提供物资。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领域,重点研究大尺寸钛和聚合物、小型聚合物和金属零件、生产鉴定与认证,以及样机与原型、工装与夹具、生产零件的应用,特别是将工业3D打印用于快速原型、工装以及完全鉴定的产品,以增强设计创新和经济可承受性。量子技术领域,与南加利福利亚大学合作成立了南加利福利亚大学-洛克希德·马丁量子计算中心(USC-Lockheed Martin Quantum Computation Center,QCC),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绝热量子优化器D-Wave One,及升级版D-Wave Two。在下一代电子技术领域,重点关注面向航空器和战车电力电子器件的尺寸、重量、功率和成本(SWAP-C)减少,宽能带隙半导体电力电子路线图、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电子封装、光子和电子集成,特别是可信的微电子、先进封装和光子学。
当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仍不断在航空航天与国防,能源,空间,以及新兴技术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每年从美国军方、政府等外部渠道争取巨额的研发经费开展相关研究,并投入大量自有经费开展独立科技创新,推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发展,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科技基础。2014、2015、2016和2017年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独立研发投入经费分别达到7.33、8.17、9.88和12亿美元。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创新教育 军工百强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预见2020  | 预见2025预见2030  | 预见2035 预见2045  | 预见2050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互联网+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5G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传感器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预警机 | 运输机 | 直升机 战斗机 | 六代机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潜航器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战 反卫星
领先国家美国 | 俄罗斯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快响小组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易本胜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全文收录2017文章全收录 | 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